撰文、製圖:野花
一部電腦、兩間房、一人分飾兩角的治療師
利用警方法證科的人面模型技術,已故精神科醫生Julian Leff於2008年發明AVATAR therapy,使聽聲者的幻覺透過電腦程式「現身」,讓聽聲者在治療師的陪伴下學會還擊、嘗試重奪自主。
十多年來,Leff的接班人持續改進此療法,開發出一份教導治療師如何「聲演幻覺」的指南。他們的團隊在2024年末於權威學術期刊《Nature》發佈臨床試驗結果,證實AVATAR therapy比心理和行為治療更有效,能夠減低幻覺頻率、幻覺的敵意和困擾程度,連服藥多年卻苦無效果的聽聲者也得以紓緩。
筆者整理了學術團隊在《衞報》等媒體的訪問、學者對談片段及多份學術研究,為讀者介紹這項新穎的治療法,打開藥物以外支援精障者從創傷復元的更多可能。
學者倡新療法治療「幻覺」:AVATAR therapy 伴復元人士克服迫害聲音、重掌生活
現代精神科由20世紀中發展至今,主要採用抗精神病藥治療幻視、幻聽等症狀。藥物會引致聽聲者(voice hearer)精神渙散、感知被壓抑;而且副作用顯著,如增重、便秘、性功能障礙等。
醫生或會安排心理和行為治療輔助藥物,處理聽聲者的創傷和提升生活能力。但為免強化他的幻覺和妄想,醫生/治療師絕少探究幻覺的內容和意義。
即使幻覺物理上不存在,對聽聲者卻是真實經驗,而且通常能從以前的創傷找到蹤跡。忽略幻覺內容可能會錯過了潛在的治療良機。
有見及此,精神科醫生 Julian Leff 創立了與幻覺對話的治療法,發掘聽聲者與「腦入面把聲」的關係。他2008年開始試驗,及後發展成 AVATAR therapy。
我該如何讓患者與無形的聲音對話?如果我能為患者創造出他們所聽到的那個虐待他們的人的形象和聲音,也許他們就能學會克服那可怕的迫害。
—— Prof. Julian Leff
補充資料簿
幻覺是指缺乏外在刺激下,如同真實地感知到某事物,可牽涉任何單一感官或感官組合。幻覺有不同成因,如睡眠不足、使用藥物、神經損傷等。幻覺可以是獨立現象,也可能源自精神障礙/疾病。幻覺是思覺失調和柏金遜症的常見症狀。
幻覺可能只是感官反應,也可以是一個或數個角色。55%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聽內容會貶損、謾罵或惡意命令他們,40%的幻聽內容則是愉快和支持性的。
幻聽一詞有時帶有污名。80年代,有精神醫學使用者/倖存者發起聽聲運動,主張聲音有其意義,並且是人類多樣性的一部份,提出以「聽聲」代替「幻聽」。
AVATAR therapy 專治迫害和羞辱聽聲者、造成侵擾的惡性幻覺。請讀者謹記各人的幻覺經歷或有很大差異、人人與聲音的關係各有不同,應避免定型或歧視有這些狀況的人士。


尋獲力量,降服心魔,療癒心靈
治療師一邊支援聽聲者處理創傷經歷、奮起抵抗聲音,一邊聲演幻覺脆弱、並非全能的一面,譬如説:「你比我想像中堅強,我還以為你會崩潰。」
有些聽聲者的幻覺是個説話惡毒的欺凌者。在療程中,「欺凌者」逐漸會明白到他的言行帶來的傷害,理解聽聲者的立場,甚至表示自己也曾被欺凌。
有些聽聲者因為曾受虐待而開始有幻覺。「施害者」會意識到聽聲者不再是個無力還擊、任人擺弄的孩子,而是一個有自主權的人,重新學會尊重他。
幻聽往往與創傷經歷相關,因此每個個案所需的介入都不同。治療師要臨場判斷如何「軟化」最能夠幫助聽聲者克服面對幻覺的恐懼,重新肯定自己的想法和價值,擺脱受制的感覺。
設計avatar的步驟就已經很重要。它讓治療師能夠前所未有地同理聽聲者的經驗,更有效地和患者同行。
聲演avatar讓我能直接切入患者的情緒困擾的核心,讓治療事半功倍。患者更容易透露一些他們可能從不會傾訴的細節。
相反,傳統心理治療中,治療師需要更多時間和小心準備才有機會觸及某些話題。
—— Dr. Thomas Ward,臨床心理學家,AVATAR therapy臨床試驗主管
扮演迫害幻覺 vs 不傷害原則
AVATAR therapy 突破之處,在於把幻覺具象化,肯定聽聲者的痛苦真實存在,由治療師陪同面對。但如果治療師要「迫害」患者,有沒有安全問題?合乎醫者道德嗎?
Dr Ward曾以「魔鬼」的身份,向一個案説:「你不如去死吧!你有做過對其他人有用的事嗎?」
隨後,他以治療師身份指出「魔鬼」的説話不準確,並鼓勵個案回顧自己的成就、人際關係等,看見自己的重要性,以正面的方式回應「魔鬼」。
他解釋,只有個案的自殺風險經衡量為「極低」,他才選擇如此直接地治療。「當你知道患者有能力表達他對生命的堅持,而你知道他這樣説會帶來臨床效益,你便可以這樣做。」
實證支持
橫跨九年的兩場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發現相比起傳統心理治療,AVATAR therapy 減低幻聽頻率、幻聽角色的敵意和幻聽造成的苦惱的效果顯著得多、更快起作用。
參與試驗的都是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試過各種心理和行為治療,但幻聽仍然持續的聽聲者。而提供治療的除了資深醫生,也有剛執業不久、特意為試驗培訓的治療師。
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看中 AVATAR therapy 的時間和人員成本較相宜,已著手提供給國民使用。澳洲、丹麥等地亦正投入類似的臨床試驗。
本港的精神科會否有推行這種非藥物療法的一日?
延伸閲讀
- 《衞報》:”You tried to tell yourself I wasn’t real’: what happens when people with acute psychosis meet the voices in their heads?”
- 《金融時報》:”The new tech treatments that could improve mental health”
- 刊於《Nature Medicine》的試驗結果及研究: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252-8
- 「AVATAR therapy第二次臨床試驗」網頁:https://www.avatartherapytrial.com/
- 澳洲學者進行的同類試驗:https://www.voicestherapy.com/
- 丹麥學者以虛擬實境(VR)試行AVATAR therapy:https://trials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63-022-06683-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