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男,不用抱歉——男生心事圍爐會

閱讀時間: 2 分鐘


上個月,我們試辦了第一場男生心事圍爐會,邀請一群互不認識的男生,談談「生而為男」卻無法迎合傳統男性形象,因此有過的大小煩惱。

話題不設限,我們談到了男性要符合的傳統形象,期望通常來自伴侶和長輩,譬如男人一定要大隻、要主動、有車牌、不怕坐過山車、掌握各種「風度」小動作等等。

有參加者提到,朋友明知服用生髮藥的風險是不舉,但為了滿足女性對「男性要有頭髮」的期望,也甘願服藥。

有人就形容男生之間的話題「好dry、好悶」,即使是所謂的「傾心事」,通常離不開瘋狂劈酒,安慰別人時也陷入失語,只能吐出一句「雕那媽 頂硬上!」

有人回應說,其實羡慕女生之間容易傾心事、可以有閨密情,但反觀男性,有時想和男性朋友表達友誼上的「我愛你」,卻說不出口,彷彿男生之間一說「愛」,就變成gay,愛淪為了狹隘的名詞。

∆ 主持野花:「男生多少是在做自己,多少是在扮演男生?無論衣著、找話題或拍拖,人生經常都是一場不玩不可的性別展演遊戲。

有參加者指出男性之間的攀比,會要求他們表現得堅強、主動,貶低其他非傳統、非陽剛的氣質和面向,沒去許多可能性,想必很多男生也感同身受。期望下次活動,我們能傾聽更多人的反思,探討如何避免複製主流的性別劇本,成為群體中改變的可能。

∆ 主持稻草:「談到男性的性別處境,很容易會想起『女權高漲』下的『男性危機』。嘗試拆解這些糾結,多少是我們舉辦活動的初衷。最後活動比想像中順利,高興的是參加者均有一定性別意識,聽到不少深刻的分享。

男性困境固然毋須從女性對立的角度來理解,但確實有不少困擾來自兩性相處,而且未有機會充份討論。希望類似活動長做長有,未來性別運動能夠介入更多男性困境。」


在活動尾聲,我們一起為自己拍照,在相紙寫下未來期許,只為自己,不為他人。《MEMO》在接下來的日子也希望舉辦更多適合男、女、LGBTQ+等的圍爐會,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隨時inbox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